王氏各支起源、发展、族谱及名人

    中华王氏网 2011-9-3 17:18:28 王松兴


琅邪王氏

王元为避乱,迁居琅邪皋虞城(今山东即墨),为琅邪王氏祖。王元四世孙王吉,为东汉时谏议大夫,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王祥以孝为名,其为治母病而“卧冰求鱼”,成为家喻户晓的孝的典范之一,在西晋时曾被树为旗帜。王祥的从祖兄弟王雄之孙王戎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与大名士阮籍是相差20 岁的忘年之交。王戎的从兄王衍是西晋有名的清谈家,王衍的女儿是惠帝的太子妃,王氏一门由此仕途腾达。东晋建立后,王览的孙子王导、王敦因协助司马睿建国有功而被委以要职 ,分掌军政大权,形成了与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琅琊王氏传至王导,举族南渡,相东晋元帝于金陵,是为“王氏金陵祖”。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自是王氏一姓,盛于江左,世称望族.与谢安一门,号为“乌衣巷世家。”   

司马氏怕王氏权重镇主,采取各种措施予以遏制,终于使琅邪王氏在晋成帝年间离开了东晋政治权力的中心。政治上失了势,琅邪王氏又在文化上发展了起来。王览的后代王导是著名书法家钟繇的弟子 ,王志的从侄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将琅邪王氏的书法艺术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后,琅邪王氏家庭中书法家辈出,影响深远。   

南北朝时期,王导的六世孙王肃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并娶孝文帝之妹陈留长公主为妻。王肃的女儿被宣武帝讷为夫人,孙女又嫁给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为 东、西魏之后,琅邪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才真正走向衰落。
 

京兆王氏

亦为姬姓传人,据说其始姐是战国时期的魏公子无忌。秦灭六国之后,无忌的子孙逃至泰山,始以王为姓。西汉时,泰山王姓被迁至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因此地属京兆尹,后来便被称为京兆王氏。   

凤阁王家世居京兆郡霸城县(一作霸陵,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后徙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咸阳凤歧原(今陕西咸阳市一带)、汲郡(今河南卫辉市)等地。凤阁王家起于汉宣帝时济南太宋王贤。王贤是魏公子无忌玄孙,祖卑子,始姓王氏。卑子九世孙遵,后汉河南尹。遵生鲂,鲂生某,某生景,景生均。均后八世,衰落不显,至北朝,有同州刺史王罴,追随宇文恭任骠骑大将军,进位柱国,生三子:谟、轨、文楷。谟袭爵,轨仕隋官至东郡通守,文楷官起部郎。王罴孙王述在帮助杨坚代周建隋中立有大功,被授予军职。其后,京兆王氏族人在隋唐两代显示出了超人的文韬武略,名人辈出。在从唐朝建立到大中年间的200多年中,京兆王氏家庭有18人登进士科,30多人登台省之位。唐玄宗年间,这个家庭中有3人曾任凤阁舍人,故京兆王氏之被称为凤阁王家。随着唐王朝的消亡,京兆王氏也渐渐销声匿迹。   

与凤阁王家同源,后汉河南尹王遵十一世孙直也世居京兆,官至瓜州刺史,子孙亦贵显唐代。其中有名王德真者,是其孙,在高宗和武后时两任宰相。《新唐书宰相系表》说,王姓在唐代,最著名的有三支:一曰琅邪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这实际上是为当时的王姓家族排座次。
 

北海王氏

出自姚姓,为舜帝后裔,居于北海、陈留一带,这支王姓的最早的来源是姚姓,因出古君王舜后裔,世为王姓,舜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便以姚为姓,其后子孙便以父姓和地姓的姚为氏,称为姚氏。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舜因姚地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 "妫汭",古水名,又作"沩汭",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舜帝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这支王姓的最早的来源是姚姓,部分姚姓族人经过多次的改姓:从姚姓改为妫氏,再改为陈氏,再改为田氏,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部分没有改回,便继续为田氏,田氏有再次改姓的,改为王姓。中国官方史书《唐书·宰相世系》言,舜后代胡公妫满封于陈,至陈敬仲(陈完)仕齐,又改为田氏。齐王田建三子:升、桓、轸,升、桓改姓为王氏,其后代即汉代王莽一族,此为王姓的一大源流。王莽封姚姓同族田丰为代眭侯,后来丰之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又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回为姚氏。

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为秦所灭,其子孙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因所居地望不同,以县分为三支。三支之中,营陵王氏知名最早,剧县王氏影响最大,密县王氏家富于财。世人所说的北海王氏,一般指北海剧县王氏。献帝初年,营陵王氏开基祖王修初显于仁途,任高密令。王修有二子忠、仪,忠仕魏,官至东莱太守,散骑常侍,仪魏末任司马昭安乐府司马,因事得罪了司马氏,终身不事晋,以教授为业,门徒多达数千人。晋末遇乱,不肯随宗亲渡江,迁于泰山郡,终为盗贼所杀。其后,营陵王氏遂衰。   

营陵王氏衰落后,剧县王氏代之。两晋十六国时,王猛侨居魏郡(今河北临漳县南),博学好兵书,佐前秦主符坚成就霸业。剧县王氏亦因此而兴。王猛有子四人:皮、休、曜、永。皮仕前秦,官散骑侍郎,休官河东太守,永官至丞相。前秦亡后,王猛子孙一分为二,分仕于南北朝。仕于南朝者,有王曜及休子镇恶等人。宋武帝率众北伐,镇恶任前锋,进军关中,功居第一。武帝惧其功高震主,遣参军沈田子诱杀之,连同镇恶兄基、弟鸿、遵、渊、从弟昭、朗、弘等共八人。后武帝虽追封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封龙阳县侯,让镇恶后人袭爵,但仅传四世,至镇恶曾孙睿时,遇齐代宋,爵 位补革夺,此后便衰落不显。   

王猛子孙仕于北朝者,则风光贵显达数百年。如镇恶弟宪,少遭父丧,随伯父永在邺(今河北临漳县南)。永仕前秦为宰相,秦亡时被西燕将慕容所杀,宪逃奔清河郡(今山东临清东北),北魏初年出仕,官至并州刺史,封北海公,年八十九卒。长子崇袭爵,次子嶷历官南部尚书,封华山公。卒,子祖念袭爵。祖念弟云,官豫州刺史。云子昕,历仕北魏、北齐,官至吏部尚书,有盛名。兄弟九人,贵显一时,母清河崔氏,深谙风训,所生九子皆风流蕴藉,时号王氏九龙。其中王晖少与兄昕齐名,官至兖州刺史。晖弟昭,才兼文武,以友悌知名,官至考功郎中。昭弟,北齐孝昭帝心腹重臣,官太子太傅、散骑常侍。齐亡入周,周武帝用以为仪同大将军、仪同谏议大夫。隋弟皓,儒雅同于诸兄,官郢州刺史。皓弟晔,官沧初仕文林馆侍诏。   北海王氏居于密县者,北朝时有名讳王闾者,数世同居共财,家人有百作余口,家门雍睦,乡里敬慕。官府奏闻,被旌表门第,号称天下著名义门。
 

东海王氏

亦东海郡郯县王氏,世居今山东郯城县城北。自东汉以至南北朝,东海王氏也是王姓人的一个著名家族。东海王氏起于东汉会稽太守王朗。王朗是个儒生,以孝义闻名,徐州刺史陶谦慕名举其为秀才。王朗因替陶谦代写奏章受到汉献帝赏识,被任命为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因当时天下大乱,王朗先依附孙策,后投靠曹操,官至司徒。子肃,当世名儒,魏末官至卫将军,有子八人。司马懿当政后,王肃坚决站在司马氏一边与曹爽对峙,并将自己的女儿王元姬嫁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为妻。王元姬的长子司马炎后来成了代魏而立的晋武帝,王元姬也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后。文明太后弟王恂官至车骑将军,袭封兰陵侯,恂弟虔官至尚书,封安寿亭侯,虔弟恺官至后将军,封山都县公。王恺曾和石崇斗富,名噪一时。   

王虔子士文袭父爵,镇许昌,被匈奴人刘聪杀死。入东晋后,王虔之后王隆官后将军,隆子景,景子雅。王雅有子三人:准之、协之、少卿,晋末分别任散骑侍郎、黄门郎、侍中。刘宋时,王雅孙庆任员外常侍,庆子元闵任护军司马,元闵子谌任黄门郎,入齐后转南兖州刺史,卒于官。有从叔王擒,以文学见党赏于宰相王俭、齐竞陵王萧子良等人,官至尚书左丞。又有王准之任司徒左长史,准之子延年任员外常侍,延年子僧儒仕粱为尚书郎,有盛名,是东海王氏在南朝影响最大者。萧齐时,东海王氏又有长沙太守王沈。南北朝以后,东海王氏衰落无闻。   

除去原属二十一望者,还有显名于两宋以前、在二十一望之外的毕公高之后的河间王氏、出于王子比干之后的汲郡王氏、周考王弟之后的考城王氏、乌丸族的乌丸王氏、羌族钳耳氏的冯翊王氏、回纥阿布思族的安东王氏、高丽族的拓王氏或乐浪王氏、营州王氏、聊城王氏、长安王氏、高陵王氏、蓝田王氏、上党王氏、邺郡王氏、广平王氏、乐陵王氏等。
 

元城王氏

出自虞舜之后,属妫姓之王。战国末期秦灭齐后,齐王室田氏后代被遣散。西汉初,田安一支来到平陵(今山东东平)。后来,田安的四世孙王贺得罪了当地豪强终氏,为避祸乃迁居魏郡元城委粟里(今河北大名县东),遂为元城王氏。王贺的孙女王政君连嫁两次皆未婚丧夫,18岁时被送入宫中当了最低一等的宫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政君到了太子身边,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骜。三年后,汉宣帝死,刘骜被立为太子,王政君随之成为皇后,其父王禁被封为阳平 (今山东莘县)侯。王禁死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承袭了爵位,元城王氏由此开始知名。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登上皇帝宝座,立“新”朝。15年后,新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瓦解,刘秀建东汉,元城王氏也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与荣耀。   

自西汉元、成二帝时开始,到东汉建国之前,元城王氏为天下第一望族,权势地位远远超过西汉皇室。至王莽时终于代汉自立,建立新朝,其声望与后起的王姓二十一望相比毫不逊色,但不知为何不被包括在二十一望之中。   不但王氏因其源头众多,从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姓氏;而且就连各郡望间也因其关系交互错杂,从而便形成一种十分复杂的相互包容的关系。就拿太原王氏来说,事实上它就形成了许多著名王氏派别的源头,堪称名门大姓。
 

太原王氏

周灵王太子晋公之后裔,是为太原王氏。自黄帝至太子晋共四十二世,据民国二十六年王嗣槐堂刻本《余姚上塘王氏宗谱》载:“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本姓姬。”   

史载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时晋平公使师旷见太子晋,师旷问以君子之德,太子晋侃侃而答,师旷称善不已。   

公元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太子晋进谏曰:“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   

并晓之以“壅堵治水”害天下的鲧,同时提出应以疏导洪水为主。然而,太子晋的直谏,触怒了周灵王,被废为庶人,于是,郁闷不乐,未及三年而薨。师旷朝见太子晋时,见太子色赤,不寿。太子晋说:“我再三年之后,将上天到玉帝之所果然不到三年,讣报的使者就到了晋国。因太子晋能预卜生死,后人便说他成了神仙。太子晋卒后不久,灵王驾崩,太子晋的弟弟贵嗣位,是为景王。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   

起源于山西太原的王氏,系周灵王太子姬晋之后裔。晋子宗敬死后,即葬于晋阳城北。其后太原王氏后裔,徒居中地,人才辈出。宗敬之裔孙王翦,征燕国,平楚地,下百越,战功十分显赫。王翦之子王贲亦为秦国将军,曾败楚军,平魏地,征辽东,屡立战功。   

王贲子王离,字子明。秦二世夺蒙恬兵权,用王离为大将军。王离有二子,长曰王元,次曰王威。秦末,王离长子王元,为避乱,迁居山东琅琊,是为“王氏琅琊祖”。次子王威仍居晋阳,西汉时任扬州刺史,其后,子孙散居各地。


晋阳王氏

太原王氏晋阳一支。王威九世孙王霸,生于东汉,屡聘不任,隐居读书。王霸有二子,长曰殷,东汉时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其后裔称祁县王氏;次曰咸,随父居晋阳,其后裔称晋阳王氏。   殷四世孙述,生三子:隗、懋、允。东汉献帝时董卓篡权乱政,王允与吕布诛杀之。王懋,东汉侍中,幽州刺史。其六世孙光,北魏并州刺史。光子冏,北魏护乌丸校尉,其后世称乌丸王氏。   

后汉王柔、王泽兄弟,王霸次子咸之后某。三国时有司空王昶,西晋有司徒王浑,东晋有尚书王坦之、大将军王恭等著名政治家,又是两晋三位皇后的母族。从柔、泽开始,传八世系东晋大将军王恭子、王简、王昙亨等人。   

晋阳王氏在东晋末年连遭三次家难:一是因为宰相司马道子而起,副相王国宝及从祖弟琅邪内史王绪被杀;二是因为前将军王恭起兵清君侧失利,他与五子及弟爽、爽兄子秘书郎和同时被杀;三是因宋武帝诛除异已而起,江州刺史王愉及其子孙十余人全部被杀。接连的家祸伤透了这支晋阳王姓人的元气,以致他们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南北朝以至隋唐,都不断有自称是晋阳王氏人显贵于世,但细究起来,没有一支与他们有关。如北魏隋唐时的王慧龙支,自云太原晋阳人,司马德宗尚书仆射愉之孙,散骑侍郎缉之子也,实却乃是假冒。   

慧龙当初遭家祸时,得沙门僧彬鼎力相助,从建康(今南京市)逃奔雍州刺史鲁宗之,得到他的资助,渡江北奔后秦。后入北魏,宰相崔浩恬相信他是王氏子,妻之以女,才得与北朝首族清河崔氏联姻。后鲁宗之子鲁轨也来投奔北魏,终于拆穿了王慧龙的谎言。   

原来,慧龙原是王家奴仆,假冒主人姓氏,其母又与僧彬私通,生下慧龙,因此僧彬才舍命相救。崔浩等得知真相后,因为早已将女嫁出,为顾全家族的脸面,也只好将错就错,只是不再升他的官。尽管王慧龙有假冒之嫌,但他毕竟还是这支晋阳王氏的开创者,又联姻清河崔氏,北魏太武帝时以军功官至安南将军、荆州刺史,其家族在北朝的地位由此奠定。   

北朝隋唐时期的京兆万年王氏、河东蒲州王氏、武威姑臧王氏、乐陵王氏、河内(又称怀州温县)王氏、汾州王氏、同州下部王氏、河中王氏、绛州龙门王氏等都出自太原王氏。隋唐以后,王氏各派后人因出外为官和避北方战乱,纷纷南迁,支派传遍南国。如安徽有婺源王氏、武口王氏、武溪王氏、丰洛王氏、碧溪王氏、藤溪王氏、海川王氏等,皆属太原王氏祁县支派,其后人又迁往江苏常州、湖北荆门及浙江等地。   

安徽绩溪王氏系太原王氏晋阳支派大房王氏之后。此外,太原王氏南迁山东者有馆陶王氏,迁江苏者有吴县王氏。在其他各省,又有云阳包港王氏、江州德安王氏、金沙王氏,嘉定黄岩西樵王氏、镇江苦竹王氏、昆山沙头东沙王氏、获川中沙王氏、无锡、沙头西沙王氏、姑苏洞庭王氏、东山王氏、太仓王氏、昆山王氏、海虞六河王氏、维杨柳巷王氏、开沙王氏、丹徒京口王氏、衡阳渔溪王氏、浦阳深溪王氏等,也大多与太原王氏有关。
 

开闽王氏

唐德宗贞元年间,琅邪王后裔王晔任固始(今河南固始县)县令。唐代后期,天下大乱,王晔的五世孙王潮打着勤王的旗号向南发展,很快占领了闽中王州之地。唐朝灭亡后,后梁太祖朱温封王潮的三弟王审知为闽王,加拜中书令。王审知就是太原王氏秦将翦三十四代孙,后唐灭后梁后,他把闽地治理得安定富庶,使闽中的王政权30年未受打击。后来,王审知的三子王延钧正式称帝,建国号为闽,不久,王延钧之子王继鹏杀父自立,直至公元945年闽国被南唐攻灭。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后,因敬仰王审知的德政,御笔亲题“八闽人祖”四字庙额。
 

三槐王氏

太原王氏的一支。太原王氏后裔王言,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唐末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县令,后以子孙贵,追赠许国公,其妻姚氏。王言之子王彻,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魁首,官至左拾遗。从此,大名莘县王氏便日益兴旺繁昌。王彻后被追赠为鲁国公,妻田氏,赠泰国夫人。   

王彻之子王王祜,大名莘县人,字景叔,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以后,晚年拜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在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   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面立。后世便以三槐代脂三公一类的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祜亲手在庭中栽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来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
 

王氏发展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唐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始人台湾地区。王姓是华人名义上的大姓之一。 王姓的由来很复杂,除了一些原来是王氏的外,有大量的姓氏改为王姓。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有曾经为王、称王、称帝的人和后代把自己的本来姓氏不是王姓的姓改为王姓,也有当上大官和有当官、称王、称帝意图、王族、皇族、被赐姓王的人把本姓改为王姓,王姓的由来很复杂。部分王氏为姓,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族之后”。 在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 欧阳修集中写到:“惟王氏之先,远自三代,下迄战国。商、周、齐、魏,其后之人,皆以王为氏。故其为姓,尤多于后世...”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字面上名义上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占山东总人口的12.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字面上名义上第一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王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缓慢得多,600年中王姓人口总增加率仅仅为5%,净增加了30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13.7%)、江苏(13.1%)、山东(13.1%),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两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南方王姓在这600年中有了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其时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宋、元、明期间,王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而四川地区王姓人口主要向湖广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人口已达到8 892万,为全国字面上名义上第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王姓人口由620万激增到约8 900万,近14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王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000年中王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辽宁、安徽、江苏、黑龙江、浙江、陕西和湖北,这七省的王姓又集中了33%。河南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1.5%,为王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0%。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在近600年期间,王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是主流。
 

王氏族谱

王氏家门乃武都郡北望族。其始迁祖宋时由山东徙居山西,转即入甘移居武都安化青草湾 。居不久,王氏宗室远祖欣其牛蹄关以北,有蛇山逶迤苍秀,竹木交荫,猿鸟争啼,碧水中流,风光秀美,土地肥厚,居人无多,遂卜居今之隆兴蛇崖。数百年间,族室繁衍。延至世盈王公以其雄勃才略,勤苦创业,欲营方圆百里家业,而中道殂谢,虽为环玦,亦拥广袤土地,奠定殷厚基业。世盈公生前仁义好施,乡民以“王老爷”称之。逮清乾隆世盈嫡孙(其次子喜宗子)聪王公,荣受皇清诰封登左侍郎之爵位,为官清正。隆兴一地,距郡治远窎,聪分理乡曲诉讼,因决断审慎公正,民赠“万民伞”拥戴称颂。其积德累仁,关心民瘼,赈济空乏,泽被百里。“王老爷”之称,世传不替。甘陕比邻因有“天不下雨有菩萨爷,没饭吃了有王老爷” 之俚语传闻远近。   

王聪公生有三子,其胤序为登高、登升、登槐。登槐承先祖之余荫,享清廷敕封“坐家道台”爵衔。居官时与平凉兵备道台张伯魁(浙江海盐人)结子女两换姻亲之好。伯魁惠赠亲书“重选西曹”匾额随女陪嫁王府。   

王氏门第,自世盈公奠定基业,至其嫡孙聪公解褐而仕,累代不衰。有清一代,蛇崖王府青堂瓦舍,房屋栉比,多为一进三院,屋脊坐兽衔火旦,张口扬鬣,威风凛凛,一派兴盛辉煌气象。踞蛇山主脉岩头前的祖茔坟园,亦颇具规模。远望砖雕墓冢群秩然累累,琉璃碑亭高耸。世盈王公墓冢前有碑高五尺余。聪公墓葬背倚蛇山,墓表砖雕建筑高约丈余,气度不凡。墓碑正上方横嵌“佳城”二字,正中竖刻“皇清诰封登左侍郎”楷书字样。登槐墓居祖茔陵园前沿,其墓冢上碑亭建筑似轿形,四角翼然上翘,横脊顶两端各有一张口竖鬃坐兽,碑资亭护,墓表四面浮雕工艺超群,嵌镶之“孔雀戏牡丹”尤为精美。夫人许氏(时任知县之许道清之女,王敬生母)墓,李氏(李端仁道台之女,王佑生母)墓,则位于碑亭侧之中段,砖雕工艺稍逊前碑。许氏墓碑刻有“皇封三品孺人许氏”字样。惜其历代碑亭尽毁,无一留存。   

王氏宗族,本有祠堂,家乘谱牒,备载一脉渊源。焚香开读,可知先祖后裔之延续。然沧桑砺洗,遭劫红羊,尽皆荡然。族人不忍先贤盛德及身泯没,作华时贤挺身自任,新纂族谱。十余年来,不惮辛劳,勤于搜求,以其叔父统贤熟记、口述宗谱为脉络,多方咨询,核校,谨以清初先祖世盈公为肇始,序昭穆,历十代,列名录图表,以概记王氏同宗源流、播迁、传承之血缘关系,成此宗谱,为后昆之精神纽带。其先祖传略之成,宗谱乖谬疏漏之处,则俟后之子孙续修并匡正焉。是为序。
 

王氏名人

王姓作为我国字面上名义上十大姓氏之一,在各个历史朝代,都有表现。秦代有为辅佐始皇平安赵、燕、蓟、荆等地区的大将王翦。西汉末年有摄政王王莽,后建立新朝,称帝十五年。东汉思想家、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捍卫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其主要著作为《论衡》。晋代有书圣王羲之。唐代有著名文学家王勃,诗人王维。宋代有政治家王安石。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一生创作杂剧达十四种之多,其代表作《西厢记》。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发展陆九渊之说,创立阳明学派。清代有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其著作宏富,思想博大精深,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我国学术界有很深的影响。   

王诩 (春秋战国时期)又名 鬼谷子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   

王昭君(公元前一世纪中叶)汉平使者,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   

王莽(前45——后23年):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   

王充(公元27——约96年)东汉哲学家。   

王符(约85——162年):东汉思想家。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山东临沂人,东晋大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   

王猛(公元325——375年):十六国时期苻坚的丞相。   

王勃(公元649——676年):唐代诗人,唐初四杰之首。   

王之涣(公元688——742年):唐代诗人,《登鹳雀楼》久传不衰。   

王维(公元701——761年):唐代诗人,画家。   

王仙芝(公元?——878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王小波(公元?——约995年):北宋时农民起义军领袖。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宰相。   

王重阳(公元1113——1170年):金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   

王实甫:元戏曲作家。   

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名守仁,字伯安,明朝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王世贞 (1526年-1590年):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疑似作《金瓶梅》。   

王士祯(公元1634——1711年):清初大诗人。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