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老井王祥碑 卧冰求鲤千古传

    中华王氏网 2012-5-17 15:06:29 王氏祠堂


    新安县磁涧镇老井村位于涧河以北,村中有一条贯通南北的长沟,距离村民集中居住点较远的沟边上有一座王氏祠堂。除了王氏宗族祭祀拜祖外,平时少有人问津。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安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在老井村王氏祠堂发现了4方石碑,其中一方“晋太保孝王祥之碑”弥足珍贵。

  6月12日上午,我们到老井村探访王祥碑。

  4方石碑全部安置在王氏祠堂外的前檐下,从左边数第二块就是王祥碑。石碑高1.26米,宽0.6米,厚0.27米。碑正面刻有“晋太保孝王祥之碑”8个大字;右下方刻有“至正三年五月河南府路总管梁宜、达鲁花赤伯答罕等立石”小字;左下方刻有“嘉议大夫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副使崔帖谟尔普化书”小字。

  由于该碑距离房墙不到20厘米,石碑背面的文字很难拓印。拓片显示碑背面刻古诗一首:“为母卧冰希世有,龙天遗鲤感精诚。寄言天下为人子,永继王祥万古名。”

  这首诗说的正是家喻户晓的“二十四孝”之一——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新安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说,“至正”为元顺帝的年号,“伯答罕”、“崔帖谟尔普化”都是蒙古人的名字。因此,此碑应是元代官府于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所立。王祥曾做过温县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太保等。

  佳话传千古

  老井村79岁的王保同老人是王祥第五十代孙。他家保存的手抄本《琅琊王氏族谱》记载:王祥(公元184年~公元268年),字休征,汉末晋初人,琅琊临沂人。汉末遭乱,王祥搀母携弟览避地庐江。

  王保同说,他们王家续过家谱,王祥祖籍山东诸城县,庐江就是现在谷水以西的王祥河,以前叫谷水,后因王祥卧冰,改为王祥河,也叫孝水。“王祥搀母携弟览”中的“览”是王祥同父异母的弟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曾祖父。

  《琅琊王氏族谱》有这样的记载: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王保同说,在老井村和王祥河等地,关于“卧冰”的故事有许多传说,其中“龙王遣三太子送鱼”一说传得最多,说的是王祥为后母卧冰求鲤,天寒地冻,其至孝的真诚感动东海龙王敖广,敖广遣三太子送来鲤鱼,帮助王祥。虽是神话传说,却正应了石碑背面“为母卧冰希世有,龙天遗鲤感精诚”两句。

  “王祥卧冰”应发生在洛阳

  老井王氏祠堂还有一方“移建晋王太保祠碑”,立碑时间为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

  王保同说,王氏祠堂原来在现在的涧西区工农乡西马沟一带,王祥河附近还有“卧冰”处,而他们老井村的王姓都是从工农乡的西马沟迁来的。

  王祥碑刻何以移至老井?“移建晋王太保祠碑”记载,民国时期,先是土匪强占祠堂,后有无赖将祠堂建筑拆毁殆尽。为祭祀方便等,王氏后人在老井村建房三间,将王氏祠堂迁移至此。

  新安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分析说,西晋的都城是洛阳,王祥担任太保之职就在洛阳。洛阳有王祥河,早在元代,官府就在洛阳为王祥立碑,王祥后裔也一直生活在洛阳。综合《晋书》及王祥后人的《琅琊王氏族谱》等,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发生地应该在洛阳。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