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王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王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王维《山水论》 第 16 楼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山高云塞,石壁泉塞,道路人塞。石看三面,路看两头,树看顶头,水看风脚。此是法也。
     凡画山水,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崖,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通者川。两山夹道者名为壑也,两山夹水名为涧也,似岭而高者名为陵也,极目而平者名为坂也。依此者粗知之仿佛也。
     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不多不少,要分远近。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断岸坂堤,小桥小置。有路处则林木,岸绝处则古渡,水断处则烟树,水阔处则征帆,林密处居舍。临岩古木,根断而缠藤;临流石岸,欹奇而水痕。
     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叶者枝硬劲。松皮如鳞,柏皮缠身。生土上者根长而茎直,生石上者拳曲而伶仃。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萧森。
     有两不分天地,不辨东西。有风无雨,只看树枝。有雨无风,树头低压,行人伞笠,渔父蓑衣。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雾霏微,山添翠润,日近斜晖。
     早景则千山欲晓,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晚景则山衔红日,帆卷江渚,路行人急,半掩柴扉。
     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清。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或曰烟笼雾锁,或曰楚岫云归,或曰秋天晓霁,或曰古冢断碑,或曰洞庭春色,或曰路荒人迷。如此之类,谓之画题。
     山头不得一样,树头不得一般。山籍树而为衣,树籍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山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谓名手之画山水也。

作者:tsccwjx (2007/1/30 17:21:48)   回复此贴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中的王维传 第 17 楼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中的王维传  
[后晋]沈昫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
   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
   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曰:“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翌日上之,帝优诏褒赏。缙自有传。
  


作者:tsccwjx (2007/1/30 17:22:39)   回复此贴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文艺中》王维传 第 18 楼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文艺中》王维传  
[宋]欧阳修、宋祁  

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生。服除,累迁给事中。
     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赋诗悼痛。贼平,皆下狱。或以诗闻行在,时缙位已显,请削官赎维罪,肃宗亦自怜之,下迁太子中允。久之,迁中庶子,三迁尚书右丞。
     缙为蜀州刺史未还。维自表:“己有五短,缙五长。臣在省户,缙远方。愿归所任官,放田里,使缙得还京师。”议者不之罪。久乃召缙为左散骑常侍。上元初卒,年六十一。疾甚,缙在凤翔,作书与别,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赠秘书监。
     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客有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亡,表辋川第为寺。终葬其西。
     宝应中,代宗语缙曰:“朕尝于诸王座,闻维乐章。今传几何?”遣中人王承华往取。缙裒集数十百篇上之。


作者:tsccwjx (2007/1/30 17:23:23)   回复此贴
  《居士传》第十九 王摩诘传 第 19 楼

《居士传》第十九 王摩诘传  
[清]彭际清  

王摩诘,名维,世为祁县人,后徙家于蒲,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擢进士第,历官至监察御史。母博陵县君崔氏,持戒安禅。摩诘于蓝田营山庄,为母经行之处。既卒,乃上表于朝,请施庄为寺,诏许之。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京师,为所得。以药下痢,佯喑。禄山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贼平论罪,时缙已官刑部侍郎,请削官赎兄罪。乃左迁太子中允,累迁尚书右丞。
     在京师,从荐福寺道光禅师游。日饭数十名僧,斋中无所有,唯药铛、茶臼、经案、绳床而已。居常不茹荤血,不衣文彩。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处一室,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业。时与友人裴迪,往来山庄,弹琴啸咏,乐之忘归。
     同时有魏处士者,高不仕之节,屡征不应。摩诘为书遗之曰:“圣人知身之不足有也,故曰:‘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知名之无所著也,故曰:‘欲使如来名声普闻。’古之高者曰许由,闻尧让,临水而洗其耳。耳非驻声之地,声无染耳之迹。恶外者垢内,病物者自我。岂入道者之门欤?孔宣父云:‘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愿足下思可不可之旨,无守默以为绝尘,以不动为出世也。”
     乾元二年七月,有疾。以缙在凤翔,索笔作别缙书。又与亲故书数幅,多敦厉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逝。《唐书》、《右丞文集》


作者:tsccwjx (2007/1/30 17:24:08)   回复此贴
  王维的佛缘两则 第 20 楼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节录)
  
     门人刘相倩,云于南阳郡,见侍御史王维,在湍驿中屈神会和上,及同寺僧惠澄禅师,语经数日。于时王侍御问和上言:“若为修道得解脱?”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
     王侍御惊愕云:“大奇!曾闻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说。”乃为寇太守、张别驾、袁司马等曰:“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寇太守云:“此二大德见解并不同。”
     王侍御问和上:“何故得不同?”答曰:“今言不同者,为澄禅师要先修定以后,定后发慧。即知不然,今正共侍御语时,即定慧俱等。《湼槃经》云:‘定多慧少,增长无明。慧多定少,增长邪见。若定慧等者,名为见佛性。’故言不同。”王侍御问:“作没时是定慧等?”和上答:“言定者,体不可得。所言慧者,能见不可得体,湛然常寂,有恒沙巧用。即是定慧等学。”
     众起立厅前,澄禅师咨王侍御云:“惠澄与会阇梨,刚证不同。”王侍御笑谓和上言:“何故不同?”答:“言不同者,为澄禅师先修定,得定已后发慧。会即不然,正共侍御语时,即定慧俱等。是以不同。”侍御言:“阇梨,只没道不同。”答:“一纤毫不得容。”又问:“何故不得容?”答:“今实不可同,若许道同,即是容语。”(录自《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
  
  
   唐金陵钟山元崇传
  
     释元崇,俗姓王氏,琅琊临沂人也。晋丞相始兴文献公子荟之后。自南朝伦废,世居句容。祖祢已来,非贤即哲。崇幼而孤秀,嶷若断山。心喻芙蕖,形同玉洁。风尘不杂,立志夷简。时年十五,奉道辞家。负笈洞天,餐霞卧云。师范陶、许,精研妙句,独证微隐。乃恐至理未融,解脱方阻,因归心释典,大畅佛乘。三教齐驱,遘心世表。于是声振吴越,缁素异焉。采访使润州刺史齐平阳公,闻其行业,虚伫久之。适会恩制度人,裒充举首。以开元末年,因从瓦官寺璿禅师,咨受心要,日夜匪懈,无忘请益。璿公乃揣骨千里,骏足可知,因授深法。崇灵台虚彻,可舍百神,心鉴高悬,尘无私隐。既而声价光远,物望所知。金陵诸德,请移所配栖霞寺。春秋逾纪,服勤道务。彝伦有叙,时众是瞻。
     至德初,并谢绝人事,杖锡去郡。历于上京,遍奉明师。栖心闲境,罕交俗流。遂入终南,经卫藏,至白鹿,上蓝田。于辋川,得右丞王公维之别业。松生石上,水流松下。王公焚香静室,与崇相遇,神交中断。于时天地未泰,豺狼构患。朝贤国宝,或在薖轴。起居萧舍人昕,与右丞诸公,并硕学雄才,尊儒重道。偶兹一会,抗论弥日。钩深索隐,襟期许与。王、萧叹曰:“佛法有人,不宜轻议也矣!”
     及言旋河洛,登陟嵩少。怀达磨之旨要,得《华严》之会归。声价渐高,衣冠羡仰。京师名德,咸请住持。志在无为,翛然不顾。乃放浪人世,追踪道流,考盘灵踪。遂东适吴越天台、四明,清心养素。数年之后,遐想钟山,飞锡旧居,考以云房。道俗咸喜,玉反山辉。
     大历五年,刺史南阳樊公,雅好禅寂,及属县行春,顺风稽首,咨请道要,益加师礼矣。时道俗以为此寺灵胜,游憩者多。监主护持,须选名德。佥议无以易禅师者。崇频告辞恳苦,众咸再三,事不获已,顺受弥缝其间,总二十年。藉四方之财,因道化之力,栾栌云构,丹雘日新,盖存乎无为无所不为者也。功成身退,安禅高顶。前后学徒,讵可胜计。
     至大历十二年,示疾言归,不加药饵。八月二日,卒于山院,春秋六十有五。临终命门人,无令封树。弟子如泉、澄添等,奉全师教,以其月八日,瘗于摄山之阳。依岩为窟,累石不磨不砻,遵遗诰也。
     崇身长六尺,仪表端肃,望之俨然,即之生畏。意密情恕,心和行高。天姿龙象,生此岐嶷。享龄非永,惜哉!弟子等共建丰碑,以纪化迹,树于寺之门首焉。(录自《宋高僧传》卷十七)

作者:tsccwjx (2007/1/30 17:25:0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1 每页5条 当前4/5页 [1] [2] [3] [4] [5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王氏论坛  执行时间:4,099.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王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